果园土壤管理法

纵观世界和我国各地果园土壤管理的经验,管理方法主要有:清耕法、生草法、清耕——作物覆盖法、免耕法、覆盖法等。欧美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果园土壤管理以生草法为主,果园生草面积达55%~70%以上,甚至高达95%左右,因这种方法便于机械作业。我国的果园土壤管理长期以来以清耕法或清耕——作物覆盖法为主,占果园总面积的90%以上。免耕法和覆盖法有一定发展,生草法正在试验推广中。

1、清耕法:清耕法是园内长期休闲并经常进行耕作,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的状态。清耕法一般有秋季的深耕和春、夏季的多次中耕及浅耕除草,它可使土壤保持疏松,微生物活跃,有机物质分解快,土壤汇总的养分生物有效性较高。但如长期清耕,也会使土壤有机质减少,土壤结构变坏,影响果树生长发育。秋季深耕一般深20厘米,生长季节中耕和浅耕,一般以5~10厘米为宜。

2、清耕——覆盖作物法:即在果树需肥水最多的时期进行清耕,在后期和雨季种植覆盖作物,待覆盖作物长成后适时将覆盖作物翻入土壤中作肥料。这是一种最好的土壤挂你方法,它吸收了清耕法和生草法各自的优点,但选择的作物应具备生长期短,前期生长慢,后期生长快,枝叶茂密,翻耕入土后容易分解,耐阴、容易栽培等特点。

3、生草法:即在除树盘外的果树行间种植禾本科和豆科等草类,并于关键时期和刈割后以之覆盖地面。欧美一些国家,果园实施生草法历史长久。实践证明,从水土保持和现代化管理出发,生草法是果园优质高产高效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。其优点是:(1)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,改良沙荒地和盐碱地:由于生草法减少了土壤耕作工序,草在土层中盘根错节,固土防沙能力很强;同时在生草条件下土壤颗粒发育良好,土壤的“凝聚力”大大增强;生草覆盖地面,地温变化小,水分蒸发少,盐碱土壤反碱减轻。(2)提高土壤肥力:生草刈割后覆盖于地面,而草根残留于土壤中,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善了土壤结构,协调了土壤水肥气热条件,提高了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,校正果树某些缺素症,对果树生长结果有良好作用。据试验,连续种植5年白三叶草和鸭茅,土壤有机质从0.5%~0.7%提高到1.6%~2.0%以上。由于生草对磷、钙、锌、硼、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转换能力很强,从而提高了这些元素的生物有效性,所以生草果园果树缺磷、缺钙病症较少见,并且果树的缺铁黄叶病、缺锌小叶病、缺硼的缩果病等也不多见。(3)创造生态平衡环境,提高果树抗灾害的能力:生草果园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和昼夜变化小,有利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活动。雨季时,生草吸收和蒸发水量增大,缩短了果树淹水时间,增强土壤排水能力;干旱时,生草覆盖地面具有保水左右。因此,不论是旱季还是雨季,生草园的果实日烧病害很轻,落花落果的损失也较小。同时,生草条件下果树害虫的天敌种群数量大,增强了天敌控制虫害发生和猖獗的能力,减少农药投入和对环境的污染。所以生草果园的果实产量和质量一般都高于清耕果园。(4)便于机械作业,省工省力:生草果园,机械作业可随时进行,即使是雨后或灌溉后的果园,也能准是进行机械喷洒农药、肥料、修剪、采收等自动化作业,不误农时,提高工效。

生草法也有其缺点:(1)生草与果树争夺肥水问题:生草挣在旺盛生长期,其吸收营养能力强于果树,特别是氮素和水分,导致果树根系上浮,生长势减弱。(2)对土壤理化性的影响:若长期种草,土壤表层常板结,通气不良,一昂小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吸收,因此,应及时清园更新。

目前,我国水土流失严重,土壤贫瘠,劳力紧缺,年降雨量在450~750毫米左右或具有一定灌溉条件的落叶果树栽植区,是实施生草法提高果园总体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。